时间:2025-08-19 16:37来源:www.cjviry.com作者:百科点击:
山西被称为“小杂粮王国”,谷子、高粱、荞麦、燕麦等20余种杂粮在此生生不息,其中谷子种植面积与产量常年稳居全国前列。这片黄土地以“表里山河”的独特地貌,为谷子生长构筑起天然的“黄金产区”。
黄土高原的馈赠,让山西成为谷子黄金带
山西发展谷子产业的优势,首先源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。黄土高原的深厚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,尤其是山西的晋西北、吕梁和晋东南等地,昼夜温差大,光照充足,利于谷子积累营养物质。其次,山西的气候干燥少雨,谷子耐旱性强,与当地自然条件高度契合。此外,山西拥有丰富的谷子种质资源,为品种选育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更重要的是,山西在谷子种植技术上积累了深厚经验。例如,“地膜覆盖技术”通过地膜保水保墒,显著提升了干旱地区的谷子产量;“旱作谷子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”则将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,成为全国推广的标杆。
传统谷子种植的“三大痛点”
尽管山西谷子种植历史悠久,但传统种植方式长期存在三大难题,这些问题制约了谷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。
人工成本高:谷子播种、间苗、除草、收割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工操作,尤其是间苗和除草,劳动强度大、效率低。
机械化程度低:由于谷子籽粒小、植株高,传统农机难以适配。山区丘陵地带的地块分散、坡度大,大型机械难以作业。
产量与品质不稳定:传统种植模式易受干旱、病虫害等影响,且缺乏科学的水肥管理,导致产量波动大、品质参差不齐。
科技突围:从“人工”到“智能”的变革
面对这些挑战,山西农业大学团队从2010年起,开启了谷子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攻关之路。
1. 机械研发:破解“无机可用”的难题
传统谷子收割依赖人工弯腰割穗,效率极低。原向阳团队基于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原理,设计改进了割台、滚筒等关键部件,在2014年成功筛选和改进出适合谷子机械收获的联合收割机。该机械集收割、脱粒、分离茎秆于一体,总损失率控制在10%以下,改变了“人工割谷”的历史。
此外,团队还研发了谷子精量播种机,通过精准控制播种深度和下籽量,解决了传统耧播导致的出苗不均问题。针对山西山地特点,团队进一步推出履带式收割机,适应小地块和坡耕地作业,填补了丘陵地区谷子机械化的空白。
2. 智能化升级:让谷子“会说话”
在机械研发的基础上,团队将智能化技术引入谷子生产。例如,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谷子联合收割机,可初步实现无人驾驶作业,转弯掉头等操作,大幅减少人工干预。在山西繁峙县海丰农牧场,团队建设的智慧谷子示范基地,通过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、气象数据等,为播种、施肥提供精准决策。
“以前种谷靠经验,现在靠数据。”智能谷子生产管理系统整合了播种、施肥、灌溉、病虫害预警等功能,帮助农民从“凭感觉种地”转向“看数据管理”。
3. 技术体系构建:打造“良种+良法+良机”模式
机械化只是第一步,“农机农艺融合”也是重要的一步。通过“深翻+旋耕+覆膜穴播”联合作业技术,改善土壤结构、旋耕整地、覆膜保墒,最终实现一播全苗。这一技术体系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,连续多年在山西推广。
山西农业大学在品种选育方面,优选高产、优质、抗逆、适合机械化的品种,并配套全程机械化栽培方案,形成“良种+良法+良机”三位一体的生产模式。例如,在山西忻州、晋中等地建立的9个千亩连片示范基地,亩产突破千斤,较传统种植增产20%以上。
从实验室到田野,从机械改良到智慧升级,山西谷子产业的蜕变,不仅是一粒种子的旅程,更是在重新定义中国传统杂粮的现代化路径。未来,随着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,谷子种植将实现从“会种地”到“慧种地”的跨越,为全球的粮食安全提供“中国方案”。
作者:田新宇
审核专家:原向阳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
【大国粮策】向“技”要粮,一粒谷子的科技山西被称为“小杂粮王国”,谷子、高粱、荞麦、燕麦等20余种杂粮在此生生不息,其中谷子种植面积与产量常年稳居全国前...
【大国粮策】让农业废弃物“活”起来:种养 【大国粮策】转座子:植物适应性进化“幕后 【大国粮策】植保“军备”大盘点之昆虫雷达 【大国粮策】从“天价零食”到“致富金果”互动百科网-生活常识,生活小窍门,生活百科知识,权威的中文百科知识网站
Copyright © 2002-2021 互动百科网 (https://www.lubnke.com) 网站地图 TAG标签 备案号: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