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工大国家科技奖+3!牵头完成的一等奖项目与神奇“膜”术有关

时间:2024-11-03 07:25来源:www.bingpou.com作者:未知点击:

导读:

6月24日,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在京揭晓。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完成的“新型膜法水处置重点技术及应用”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

“新型膜法水处置重点技术及应用”项目合影(浙江工业大学供图)

新型膜法水处置重点技术及应用

主要完成人:侯立安、高从堦、郑裕国、陈冠益、李小年、杨波、张林、杨禹、张世超、陶俊宇、贠军贤、范宁、李宁、林赛赛、童小忠等

主要完成单位:浙江工业大学、中国人民解放军96911部队、杭州水处置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、天津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天津商业大学、东华大学、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公司、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公司等

项目介绍:膜离别是海水淡化、超纯水制备、医药纯化、核沾染水处置的重点核心技术,对保障石化、半导体、医药、核能等国家策略产业水安全意义重大。该项目历经十余年攻关,获得新型膜离别原理、膜材料制备、膜法水处置及膜固废后处置全链条技术与工程革新,水平国际领先。建成了超大型海淡工程,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;达成了芯片超纯水离别膜国产化;解决了有关药企药物高纯化难点;开发了核沾染水处置装备,应付突发核泄漏风险。成就应用于30个省级行政区及24个国家。

除此之外,浙江工业大学习化学工程学院林丽利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“碳化钼催化剂上水的低温活化和制氢过程”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;土木工程学院蔡袁强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“复杂应力环境下软弱土基坑工程安全控制绿色高效技术”获国家技术创造奖二等奖。

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(浙江工业大学供图)

跟着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来认识——神奇“膜”术

什么是新型膜法水处置?

早在2022年1月1日,钱江晚报《成长读本》推出的“科学大伙面对面”专访栏目,首期采访了浙江工业大学高从堦院士,以《科学大伙面对面|跟着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来认识——神奇“膜”术》为题,报道高从堦院士的科研和成长故事。

这位今年82岁的科学家,是国内膜技术范围的泰斗级人物,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,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过去的半个世纪中,他见证了国内膜技术从无到有、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经历。

一张薄薄的膜,能带来多少变化?

“膜是能起到离别和转化功能的一个薄层。从海水淡化、污水净化、废气过滤,到人工肝、人工肾……都不能离开这层薄膜。从海水淡化到人工肾,高性能膜材料在社会经济进步的很多范围都饰演着策略性角色。学会膜技术,事关将来进步大计。”高从堦用自己50余年的不懈努力做出生动解答。

国内的膜技术是从海水淡化范围起步的。把海水变为甘泉,传统的蒸馏法耗费巨大。20世纪60年代,美国率先达成了用反渗透膜脱除海水盐分,本钱低、更便捷,在军事和民用范围都展示出巨大实用意义。

“中国也要有!”包含高从堦的老师在内,国内不少科学家开始了早期实验探索。

1967年,大学毕业刚两年的高从堦参加了全国海水淡化会战。全国多家科研机构、各范围的科技专家齐集于北京、上海和山东埋头苦干,自主获得了膜法海水淡化的多个突破。这场会战给年轻的高从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从那时起,他就一直没离开过膜技术科研一线。

“年轻人人做科研、做学问,必须要革新!”高从堦院士说,自主革新是他一直不变的追求。

海水淡化会战主力转到杭州后,于1974年高从堦领导的课题组从只有4个人开始,在充分剖析海外既有研发经验的利弊后,他坚定尝试我们的设想,与同事们一块,用8年时间解决了材料、配方和工艺条件等一系列重点技术。中国我们的“中空纤维反渗透膜”异军突起。

1997年,高从堦团队在九五攻关的基础上,通过国际合作,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反渗透复合膜生产线,成功达成反渗透复合膜的国产化,打破了海外商品价格壁垒和垄断地位,使进口膜价格大大减少。“这是大家中国人通过我们的努力,满足了国家诉求。”

两年前那次采访,与高从堦的交谈中,他多次围绕“革新”。他说:“现在,国内膜产业在大规模应用方面仍与世界国家有距离。从跟跑到领跑,大家要重视革新。”

为什么会走上和“膜”有关的科研的道路?高从堦曾对潮新闻记者说:“我非常庆幸,求学期间遇见了不少好老师,他们给我的帮忙很大。譬如,高中的化学老师,会携带大家从某种植物根部提取出一种胶体,大伙动手在大锅里面熬,最后成功的时候别提多有趣了,还训练了动手能力。譬如,我大学的系主任,在1963年就开始做海水淡化了,所以我目前做的事情,只不过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。目前有人说我是什么奠基人,我不是,我的老师们才是,我只能算是一位后继发展者。”

对于青少年的成长,高从堦院士送上了暖心的鼓励,“青少年时期第一要立志,思想品德要好,然后要打好基础,把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基础学科扎实学好,将来才能进一步做好更专业的事情。年轻人人还要跟上年代的进步,学会最前沿的新东西,目前的科研可不仅需学一门,各学科交叉融合,才能有所革新。”

高从堦院士为钱江晚报《成长读本》的青少年读者们的祝语

上一篇:电脑做ppt课程

网站首页 返回栏目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文章
推荐文章

互动百科网-生活常识,生活小窍门,生活百科知识,权威的中文百科知识网站

Copyright © 2002-2021 互动百科网 (https://www.lubnke.com) 网站地图 TAG标签 备案号: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